教师风采

【湖美人】黄海蓉:邂逅与水缠绵的缘分

作者: 时间:2016-05-19 点击数:

黄海蓉,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中国女画家协会理事。1997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从事油画教学和创作,作品参加“第十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物言物语”——湖北省小型油画展,获艺术奖;参加“第十一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获铜奖,并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参加“庆祝建党90周年湖北省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 ;“湖北高校第五届美术与设计大展”获银奖。2011年,获“湖北十大时尚新锐人物”荣誉称号;2008年,在北京798艺术空间举办“软性破坏”——黄海蓉油画个展,出版专著《软性破坏——黄海蓉油画集》。作品被海内外收藏家和中国现代史学会,中国女画家协会,中国美术馆,湖北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黄海蓉老师接受学生记者采访

近日,校新闻中心学生记者在油画系绘画实验室对黄海蓉老师进行了采访,走近这位极有个性的青年女艺术家,她以其女性的独特魅力潜心创作,衷心艺术,感染学生。

稳扎稳打的求学路

黄海蓉说,选择艺术道路完全是出于自己对于绘画的本能热爱。向记者说起幼时选择从艺的原因时,双眸里有闪烁着柔和目光的她仿佛又变成了那个憧憬的小女孩。

“小时候,我就喜欢观察身边的事物,那时还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都是对着描绘。初中后,家人比较支持我画画,专门为我腾出了一个小房间,还为我买了传统的人物头像素描画册进行学习。”黄海蓉笑着回忆道。“母亲对我的从艺道路影响很大,特意为我请来了一位认识的本地美术老师,这位启蒙老师看了我的画后,认为我绘画方面的才能很强,以后可以走画画这条道路。然后我就开始跟着这位老师上艺术培训班了。”

高中的时候,黄海蓉考入美院附中,开始了系统的美术学习道路。由于年纪小,对自身的认识不够,当时的黄海蓉并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专业,进校初期选择了国画专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一次偶然的机会,黄海蓉跟着油画老师学习,机缘巧合之下她发现自己很喜欢油画,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兴趣,于是就决定留在了油画班。一番努力,大学时黄海蓉考上了湖美油画系,接受了更加系统专业的油画学习和训练,自己的创作方向也渐渐稳定下来。对于当初这个偶然的选择,黄海荣深感幸运。

黄海蓉正在创作

“当时的美院,规模比现在小,油画专业招生也与现在不同,四年招生一次,一届学生毕业之后才会再次招生,所以对于专业学习的要求非常严格。我那一届有三位老师教学,每个老师的风格都不一样,有的课堂比较随意,有的范画做得多,他们在无形中带动了我对艺术的执着与向往,我从他们身上吸取了不同的艺术知识与创作技能,十分宝贵。当时绘画的条件也是很艰苦的,就像画人体,天气不好的时候还得生炉子,要不然整个课堂下来肯定会冻生病。”黄海蓉笑着说。每个成功的人,回首自己成长的节点,过往的经历都是无比的耐人寻味。

“那时候我们在低年级时比较重视绘画技法的训练,高年级时重视创作实践。刚开始画创作,很多方面也不成熟,都在慢慢尝试,创作的过程是非常有意思的。我记得大三时,因为克隆羊事件,我以羊头本身为题材创作了一个系列的作品,得到了老师的关注。大四毕业时,由于受一本21世纪国内外前卫优秀作品画册的启发,我选择用综合材料完成了毕业作品,这幅题材关于水的铁板作品运用综合材料和体量大的材料,最终入选中国青年油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黄海蓉坦言,这幅毕业作品对她的艺术思想和创作理念、技法影响很大,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她开始关注水元素,围绕水的题材进行创作。

本科毕业之后,因为身体不适而住院的黄海蓉耽误了找工作的时机,后经同学介绍,黄海蓉进入一家单位工作,几个月期间,她发现单位的工作环境与美院氛围出入太大,自己从内心并不喜欢这份工作,美院就像自己生根的土壤一样,一门心思还是在绘画上。正巧这个时候,黄海蓉与一位曾经教过她的老师取得联系,将自己的心情和想法分享给了老师,在老师的鼓励下,她决定回校考研继续深造,三年研究生期间,黄海蓉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专业和职业方向,最终选择留在油画系任教至今。

《关于水的经历》系列作品

《关于水的经历》系列作品

作品《你的样子》

作品《蛊惑》

自诩冰水的女艺术家

每位艺术家在创作的发展中,始终会遇到自己倾心与得心应手的创作题材、表现方式,这通常与过去的成长记忆、求学经验有很大的关联。在黄海蓉的作品中,水元素经常被运用,当被问及如果在冰水、温水和开水之间做选择来形容自己时,黄海蓉表示:“我可能会选择一杯冰水,看起来比较冷,在我的画面中偏好使用冷色调,但是冰水一旦受到外界的影响,也会变成一杯温水或一杯开水。”

作品《变异石斛》

如前所述,1997年,黄海蓉的本科毕业创作以水为题材,这是她的第一件较为成熟、对艺术家本人也较具影响性的作品。这件综合媒材作品中,一半是生锈的铁板,另一半用油彩描绘水流淌过人的面容的形象,“水”在这件作品中是极为巧妙的关键点,铁因水而锈,人因水而感官愉悦。至此,水的元素主导着黄海蓉的创作,而发展出《呼吸》系列、《困》系列,延续到后面的《形象消费》系列。《呼吸》系列是通过人在水中的屏息来表达艺术家一种内心的诉求,对大环境的真实感受。《困》系列通过金鱼与其生存空间“水”的关系,隐喻现代都市生活看似自由却被无形的薄膜所间隔,压抑的生存境遇。《形象消费》系列是艺术家继续寻找跟时代更加紧密结合的内容与形式的探索和实践,并在画面中添加轻松时尚感,对中国消费文化议题的关注体现了艺术家对当代社会的深度思考。

《形象消费》系列作品

《形象消费》系列作品

黄海蓉指出,对一位年轻的艺术家来说,在创作历程上能保有延续性的脉络与思路是极为重要的,艺术家对艺术承载着什么样的思想和怎样去表现这个思想,比艺术品的价值更受到关注。如果没有一套关于自身发展的线索可循,最后终究逃不出模仿、抄袭、以及缺乏原创性的评价,而艺术品也只能成为一种看似高尚的廉价商品。

黄海蓉谈到,她的“恋水情结”实际上来自幼年关于水的细微记忆,对于水的感受一直潜藏在从小就立志当艺术家的身心上。之所以以水为主题,是想在作品中延续童年时在水池里游泳的感觉。黄海蓉认为,人在水中憋气“窒息”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自我“破坏”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压抑”的过程,而重新返回水面之后的“再呼吸”则是修葺、恢复的过程。由此她发现,人类的类似循环也反复地出现在了各种各样的社会与文化活动中。就像我们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一些人出于对物质的无限度追求,往往不计后果的迫害,但当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才知道想要恢复修整成原状时却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所以,艺术要根据自身经历,来表达艺术家自身对现实世界的看法。

《形象消费》系列作品

《形象消费》系列作品

记者留意到黄海蓉老师打扮别致,衣着潮流,不禁和她讨论起了时尚这一话题。什么样的女子最时尚?黄海蓉说,“以前在大众的印象中,艺术家在人们眼中是穿着破洞牛仔裤、邋里邋遢、披头散发、特立独行的形象,这种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艺术家都很注重自己的衣着打扮。”黄海蓉觉得,“各年龄阶层有各自不同的美,一旦找到自己符合的风格,做出适合自己的打扮,就能透出美丽。每天中午放学,从系部走到学校食堂的路上,看到下课的学生们迎面而来,每个年轻人脸上都充满青春的气息,这种青春就是不可修饰的时尚;像我们现在,已经成为了成熟女性,我们是无法回避岁月的,但是我们通过内涵和修养来散发出美,也是种时尚。”作为女性艺术家,黄海蓉眼中的时尚不是转瞬即逝的,不是人云亦云的,而是通过自己的消化重新演绎散发出来的。

“七拍”合体发声

记者通过资料了解到,在武汉有包括黄海蓉在内的7位女艺术家组成了“七拍艺术组”,被美术界开玩笑称为“七仙女”。带着疑问,记者请黄海蓉讲述了关于她和“七拍”的故事。

黄海蓉说,“我与王清丽、余萍、高虹、王衍茹、刘晓峰、林欣能够走到一起并非偶然,相似的生活环境和学历背景,更多的是对艺术创作有着共有的期许与执着。成立‘七拍’,源于王丽清和余萍有一次在一个大型展览上没有看到一件女艺术家的作品。女艺术家为何这么少,这么不受重视?于是,我们想到抱团,我们7个人的艺术‘和声’应该远胜于个人发出的微弱声音。‘七拍艺术小组’就这样自然而然,应运而生。”

黄海蓉坦言,“因为朋友和家人的无私支持、因为我们自己对艺术的执着和追求,我们七个走到了一起,并且取得了一定成功。我们七位最大的特点,就是我们共同的独立和坚持精神支撑着我们持续的创作;都生于六、七十年代;都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都有着学院的背景以及长时期的西方艺术学习背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我们谈论女性艺术的中国方式,有其独立的意义。我们不仅仅在学术上相互争锋,在生活中彼此照应,经常举办一些聚会来交流各自的艺术思想。我们以“七拍”为组织,既讨论艺术,也追寻生活,女艺术家的敏感与互动总能生发出更多的灵感,架上绘画、版画、影像装置、动画、行为艺术,无处不是交锋与切磋,无处不是风景与精彩。”

去年,在湖北省美术馆举办的“再七拍”展览上,黄海蓉开始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转型,这也得到了“七拍”姐妹的大力支持。《城市向左》系列作品,装置作品《双人床》令人称赞。“如果一个艺术家只是一味的复制过去作品,这对自我的提升和突破是不利的,艺术本该是件有趣的事情,如果把艺术变成了机械复制,变成了自我对过去的复制,艺术对于这个艺术家来说就变得索然无味了。之前我想要改变,经过很长时间的语言符号的探索,因为一个艺术家要转型或是将惯常的符号性的东西抛弃的时候,是很痛苦的,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挣扎,会担心自己把符号性的东西丢掉之后,别人还不会认识你,所以改变是比较冒险的选择。幸运的是,我在新作品之前经过了两三年的探索,自己也还算满意,算是华丽转身了。”黄海蓉笑着说。

《城市向左》系列作品

《城市向左》系列作品

《城市向左》系列作品

《城市向左》系列作品

《城市向左》系列作品

《城市向左》系列作品

黄海蓉还指出,“艺术家对自己作品的陌生化处理永无止尽,陌生感给了我们创作的欲望和热情。我们要做的是:时常静心聆听来自内心的声音。我喜欢安静独处,从容地画画与生活。在闲暇时爱做一些与手工制作和创造力有关的事情。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里,我特别享受和珍贵那种脱离尘世悠闲自在与世无争的状态。”

黄海蓉指导学生创作

临近采访结束,黄海蓉寄语广大湖美学子:希望同学们除了课堂学习之外,要勤奋学习,多练笔,多创作,多感悟,多与老师沟通自己的思想。习作与创作是两码事,习作有参照对象,而创作是自己发挥。只有通过这样持之以恒的积累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升华,作品的成熟度也会更高、更好。

黄海蓉是一位专注力很强的女性艺术家,她的创作实践源于思想的深度,她既能享受孤独,又有很好的语言文字表达力,爱学生,爱教学,懂生活。从她身上,我们感受到一种可被阅读、淡雅而自信的艺术气质。

其他作品展示

《双人床》媒介装置,材料:玻璃 长毛布料

(文:吴超群 李家琪 小阳, 摄影:陶理 吴晓庆)

版权所有 2012 湖北美术学院 Copyright © 2012 HIFA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08991号